7月21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法规部主任綦相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表示,截至6月末,银行业保险业总体运行稳健,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银行业资本和拨备水平、保险偿付能力充足,有序推进高风险中小银行和保险、信托机构风险处置。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拓宽资本补充渠道。继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上半年处置不良资产1.41万亿元,同比多处置2197亿元。
7月25日,银保监会召开全系统2022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其中,会议指出,要稳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化险工作。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深入推进农信社改革。推动中小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支持政策措施落地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曾认真听取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对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意见建议。会议指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按照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梳理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收,与地方党委政府密切合作,稳妥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推动多渠道补充资本;持之以恒做好中小银行监管工作,督促中小银行机构深化改革,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持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是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
回顾历史上那些破产银行,除辽阳农商行和太子河村镇银行外,1998年以来具备一定规模的银行破产事件,只有海南发展银行和包商银行。
天风宏观研报指出,辽阳农商行成为包商之后第二家进入破产程序的银行。其共性特征在于:民营实控、股东存在重大违法违规、经营存在重大问题导致资不抵债。
有业内人士介绍,“包商银行事件以来,央行已精确处置多起中小银行风险,包括以收购承接方式处置包商银行风险,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以‘地方政府注资+引战重组’的方式处置恒丰银行风险;以‘在线修复’方式化解锦州银行风险。”
“目前来看,国内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仍然存在,这次依法依规有序开展承接工作,也是在加快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过程中的又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对于积累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经验,增强金融发展的稳定性,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娄飞鹏称。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辽阳农商行进入破产程序事件未对市场造成冲击,政策对此类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经验已非常丰富,虽然目前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仍面临一定经营压力,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其明确表态是可靠的,对此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