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空间增材制造联合实验室,大飞机创新原联合实验室……
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航空航天产学研创新融合发展大会暨南航国际创新港推进会上,一批项目成功签约,这也标志着六合区产业科技创新港按下了“加速键”。
航空航天产学研创新融合发展大会暨南航国际创新港推进会现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率先建设产业科技创新港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南京市六合区在江苏率先提出建设产业科技创新港,重点围绕实体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抓创新,按照“四个一”(一个科研平台,一个领军人才,一批产业合作伙伴,一群双创团队同步引进、同步落地、共同发展)原则,以及“N+X” (“N”是重点打造N个高校院所的科研平台集群、创新港总部,“X”是积极吸引多个国内外高校院所的单个科研平台落地)模式推进建设,积极探索科技赋能、产业强区、特色发展之路。
六合科技创新港按照“一港两片区”总体布局,重点以雄州街道和龙袍新城两大板块为支撑,通过导入知名高校的创新机构、高层次人才、产业化项目等多维度创新资源,打造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人才引育‘四位一体’的创新高地,推动高端人才集聚化、研发载体规模化、产业项目集群化。
探索高校高质量开放发展新路径
南航国际创新港位于六合区雄州新城板块内,规划建设面积1200亩,定位为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基地、新型研发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创新港通过加速学校学科和研发布局优化,推动校内外优势创新资源集聚整合,致力于探索高校高质量开放发展新路径,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力争将国际创新港打造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空天科技、智能制造、能源动力等标志性技术创新策源地。
目前,港内创新主体集聚、创新成果涌流,先后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了共建创新港合作协议,已累计引入合作高校人才和产业化项目39个。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院士领衔的江苏省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实现了六合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零的突破。南航瑞为新材料项目落地一年,已获社会资本两轮6000万元融资,发展势头猛进。
建设航空航天产业研发和制造高地
当前,南京正锚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目标,加快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平台,大力实施产业强市行动,奋力争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建设南航国际创新港,不仅是校地融合、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战略性举措,也与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的目标高度契合。
本次大会也标志着创新港的建设按下了加速键,未来合作方不仅将在创新高地打造上深化合作,积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也将在校地企融合发展上深化合作,积极探索完善“大学+企业+园区”融合发展模式,贯通产学研用创新链条。此外,还将在创新型产业培育上深化合作,依托南航国际创新港这一重要平台,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导入和领军企业培育,共同建设航空航天产业研发和制造高地。
通讯员 陆轩 钱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