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得控制(002184)2月9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2月7日接受2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未来储能发展模式侧重点?
(相关资料图)
答:储能业务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孵化,并同期进行储能业务的市场开发,公司是储能市场赛道较早的参与者,业务范围除电芯制造外,电池PACK及其余软硬件产品均为自研自制,并已形成系统整体集成交付能力。2022年公司在源网侧储能强配市场形成多点突破、工商业侧组串式储能完成样机制作、可云化的售后运维系统完成客户端的上线实践。2023年,公司新能源储能业务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随着产能和交付能力的提升,除在集中式大储市场(包括强配、共享储能)快速形成规模化业务外,力争在工商业侧储能业务市场实现批量化突破。同时,公司希望通过既有的国内外供应链或销售渠道等资源的整合,在用户侧储能业务方面尝试海外市场的拓展,努力实现储能业务国内外巿场双头并举的格局。
问:电芯占成本比重较高,公司是否有将成本向下游转移的压力?
答:目前公司储能业务所需电芯为外部采购,电池PACK为自行加工。至于电芯采购成本问题,一方面,公司通过与电芯生产厂家签订具有锁价机制的框架供货协议,降低电芯价格波动对系统成本的影响;另一方面,目前公司6.37MWh产品在市场端具备相对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公司认为随着储能电池市场的投资加大,供需矛盾将趋于缓解,电芯价格或将趋于平稳并有望回调。
问:公司新能源储能业务市场拓展的方式?
答:公司原新能源风机变流器产品业务和新能源风光电站EPC业务的市场资源与储能电站的市场资源具备相似性,故市场销售团队对储能市场资源的开发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海外储能市场方面,公司将结合国内外资源或将通过代理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问:目前公司储能项目的交付周期?
答:储能项目的交付周期受项目所在地的实施条件、建设规模、项目的商业属性和现场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从公司目前已交付的项目统计来看,平均交付时间为三个月左右;
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基于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领域,围绕工业用户的行业应用需求,开展以控制技术和工业信息化相融合为主要特征的软硬件产品、成套系统与工程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是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工业信息化业务、新能源业务。公司荣获2019年西门子“最佳数字化解决方案伙伴奖”;新能源高端专用装备-风电变流器已广泛应用于新疆、内蒙古、陕西、新疆、广东等地的风电场。2021年,公司荣登2021中国智能制造上市公司百强榜和2021工业互联网先锋百强榜。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
参与单位名称 | 参与单位类别 | 参与人员姓名 |
---|---|---|
浦银安盛 | 基金公司 | 杨达伟 |
开源证券 | 证券公司 | 曾文宇、熊亚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