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东平县东平街道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强党建聚合力、强基础惠民生、抓项目促振兴、守底线保安全,咬定目标、放大特色、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动重点工作提质增效、关键指标争先进位,构筑东平街道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抓严党员培训,激发基层组织新活力。针对部分农村党员文化层次低、增收任务重、把学习当负担的现象,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要求,依托街道党校,重点开设党的理论教育、惠农政策、致富项目、蔬菜种植、养殖技术等现代化农业课程,通过邀请农业专家、包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田间调查”“田间课堂”等方式进行专题讲座,指导农业生产,带动广大农村党员自觉主动学、联系实际学,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将“党建+农业”推广起来,把党员思想教育的成果落实到党建工作开展以及产业发展推动上来。
抓紧重点项目,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东平街道现大力发展大棚种植。东平街道规划建立特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10处,建设15000亩蔬菜大棚。按照“边建设边流转、遍遍设边种植、边建设边运营”的方式,已建设冬暖式大棚130个,拱棚420个,流转土地1.1万亩。自开春以来,土地流转工作继续开展,各村闲置土地不断流转,进行大棚建设,通过跨村联建,领办合作社的方式集中进行大棚种植,打出品牌效应,收益明显。
抓细环境整治,打造美丽街道新气象。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乡村振兴和文明村镇建设相结合,以交通主干道卫生治理、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为主攻方向,持续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结合创卫复审,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良好生态为支撑点,持续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组织动员全体干部和群众全身心投入到环境治理中,实行域内环境清洁行动包片管理制度,无死角消除影响乡容环境中存在的“脏、乱、差”等问题,以“村规民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持续巩固和扩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努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美丽街道。
抓牢底线工作,筑就基层治理新屏障。东平街道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完成群众安全饮水、户厕改造、路面修整、绿化硬化工程,补齐群众生活生产短板:努力解决困难瓶颈,以争取项目、协调企业支持、村民自筹款项等方式,推进村民用水用电、新村路灯维修等民生实事项目取得关键性进展。东平街道始终坚持把“保一方平安、护万家灯火”作为使命和责任,层层传导压力,认真落实秸秆禁燃、护林防火、安全生产等底线工作。全区域、网格化、立体式摸底排除安全隐患,坚决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严部署、强宣传、全方位开展护林防火宣传巡查,坚决遏制一切点火冒烟苗头。以更大的力度、更细的举措,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田庆玲 报道)